只要異族人,肯在北涼安扎下來,李天策通過思想教化,從小就抓烏桓、胡人的教育,用不了十年,這兩族之人的心,就會向他們靠攏。
而且,烏桓、胡人之后,也不許設(shè)王。
而接下來李天策要做的事情很多,他要好好計劃一番,如何在漠北之戰(zhàn)上,狠狠地撈上一筆,還要將此戰(zhàn)打贏。
李天策這些天,在地圖上比比劃劃的。
他決定派出一支騎兵,繞過朝那河,直接北上,斷了完顏良弼的糧道,也就是烏塔城、琳瑯城,這兩座城,可以說是完顏良弼的后勤樞紐,同時也是金國主力軍的樞紐。
總而言之,若是能先拿下烏塔城,那太子完顏良弼,可就完蛋了。
七月初旬。
大將軍蘇伯山、率領(lǐng)一路大軍,已然是踏足邊疆。
二路統(tǒng)帥蕭霸業(yè)出遼東,去剛金國大將完顏項禹。
本來是金國南侵,到得現(xiàn)在,倒是武國北征了,武國老皇帝已經(jīng)下令了,那就是不能坐以待斃,要盡快取勝北方之戰(zhàn),而北方金國,城少多部落平原,確實可以多發(fā)動閃電戰(zhàn)突襲。
其實,主要原因還是,武國沒有糧草,老皇帝為了打這一場仗,身后不知頂著多大的壓力?好不容易是各藩王乃至那些世俗大家嘴里摳出來的糧草。
老皇帝其實也知道國內(nèi)這樣的局勢,不適合久戰(zhàn);也知道,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個大臣官員,其實比他這個皇帝,還要富有,可是!這沒有辦法,想要從朝廷中,那些個老狐貍的嘴里,撬出肉來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當然,這一仗若是打勝了,其實還有得談,關(guān)鍵是!老皇帝對自個此次派出去的三大統(tǒng)帥,十分的滿意自信。
大將軍蘇伯山的戰(zhàn)績,就不用說了;三皇子蕭霸業(yè),武藝中規(guī)中矩的,但軍事謀略之上,卻是難出其左右,至于李天策,老皇帝還是頗為寬心的,北涼一路什么都沒有,但老皇帝只要李天策,守住北涼即可。
坐等一二路大軍的勝利。
可李天策所面對的壓力,一點也不小。
這個時候,完顏良弼的十萬大軍,已經(jīng)抵達了烏塔城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