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鐺!”
“鐺!”
一道道銅鐘的聲響,從整個京城的各個坊區(qū)傳出。
這是皇帝壽誕開始的信號。
大夏皇帝的壽辰,可不是每年在他出生的那一天舉辦,而是七年一次。
也就是說,皇帝壽辰的舉辦,并不是根據(jù)他年齡的大小,而是只要逢七的倍數(shù),就會舉國同慶一次。
七歲、十四歲、二十一歲、二十八歲、三十五歲……這一次,是夏啟明四十二歲的壽誕。
這樣當然也有著一定的好處,比如在國庫的開銷上面,就能夠省出不少下來。
要知道,每次皇帝壽誕的支出,就達到了足足數(shù)百萬兩以上,因為會有外族參觀,甚至是有外族使者參加,所以門面功夫不能差,開銷自然就大了。
隨著青銅鐘聲敲響,很多京城的老百姓,便都齊齊奔向了同一個方向。
皇宮金玉門。
每一次大夏皇帝的壽誕,皇帝都會坐在高高的輪架車上,幾乎繞城一周,最后來到龍王廟前祭拜龍王,從而祈求風調(diào)雨順,五谷豐登。
隨后便是朝廷組織的表演,皇帝與民同慶,最后再分發(fā)一些福利,就算是慶祝過了。
整個過程大概需要三四個時辰的時間,也就是說壽誕結(jié)束,差不多剛好是晚飯過后。
而這個時間,恰好是人們休閑娛樂的時段。
秦安將“三城同慶”安排在這一天,也就是為了這一階段的“黃金消費”時間。
“相公,我們下車吧,我也想去看看。”
楊小柔開口說道,身邊的薛蕓卻回應道:“那我就先駕著馬車回去好了?!?br/>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