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,宮里宮外流言四起。
說康獻皇后為了爭那個嫡長子的名頭,用了催產(chǎn)的藥,所以才會導致皇長子生下來就帶了些弱癥。
又說沒想到那樣金貴的名門貴女,真耍起手段來,也是這般的不堪。
昔日高高在上的中宮皇后,形象一下子覆滅,京城里傳什么的都有。
這流言從何而起,無人知曉。
康獻皇后在宮里發(fā)落了一批小宮女和小太監(jiān),其實并無濟于事,她自己也清楚,越是重責,越像是她做賊心虛,默認了此事。
吳貴妃這一計倒是比先前高明了許多。
要處置,就顯得做賊心虛。
要是不處置,任由那些奴才說嘴,時間久了,就算是假的,也被傳成了真的。
而事實是,皇長子確實帶了弱癥,身體一直就不好。
事實擺在那里,文宗聽那樣的流言多了,也到含章殿去問詢過幾次。
不過起初時候,他還是肯信康獻皇后的為人的,再加上又有掌上明珠替康獻皇后說軟話,他也沒有真的太把那些話當一回事兒。
然則皇長子不滿半歲,因病夭折,這件事情,成了文宗皇帝和康獻皇后心里過不去的坎兒。
從皇長子夭折后,文宗皇帝再沒踏足過含章殿半步。
說到底,他除了對傅延君滿心疼愛之外,對皇長子,尤其是他的嫡長子,也的確是寄予厚望的。
孩子這一去,他又想起宮里宮外的那些流言,仿佛康獻皇后這個做母親的,真的成了殺人兇手,害死了他未來可能會相當出色優(yōu)秀的皇長子一般。
后來文宗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傅顏君身上。
不到半年時間,康獻皇后郁郁而終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