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省,本身就是以維族來命名的,不少人會覺得這里到處都是維族人。
其實,這是一種錯覺,很多地方?jīng)]有維族人或者很少數(shù)量。
一般來講,維族人主要集聚在南疆和東疆,北疆這邊的很少,有的地方壓根兒就沒有。
當然,省會城市烏市的維族同胞也不少。
隨著中國的大移民政策,讓想走出去的人都到了中原腹地。
現(xiàn)在,維族作為一個少數(shù)民族的省份還勉強稱得上。
再過若干年,也許這個稱號就名不副實了。
漢民族的人口基數(shù),哪怕就是中南半島的人口融合進來,也占了絕大多數(shù)。
要不然,國家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?就是因為我國的人口實在太多。
有些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還可以多生,那是因為民族的數(shù)量并不多而已,并不是因為國家對漢族和民族實行不同的政策。
有些少數(shù)民族,譬如鄂倫春之類,攏共就幾千人。
如果讓他們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,多少年后這個民族還在不在就是個問題。
和風作為歐洛泰最南端的縣份,盡管縣的名字以蒙古族自治縣來命名,維族反而是整個北疆最多的縣份。
改革開放的年代,并不只有漢族人精明。
哪里有商機,哪里也有維族人。
和風是歐洛泰最早發(fā)展的地區(qū),就算現(xiàn)在,商機也比其他地方多得多。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定居和風縣的維族人超過了兩萬人。
這個數(shù)字,在張千帆起家的土魯番不值一提,但在歐洛泰的各個縣比較起來。還是相當可觀的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