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攸見母親動了怒,忙垂首立在一旁,不敢說話。
老夫人深深嘆了口氣,閉目思忖一會兒,說:“絕不能把玉哥兒送到軍中,把玉哥兒挪到外書房的院子住,你親自盯著他。至于攝政王……無論他說什么,既不要答應,也不要推脫,總之先拖著?!?br/>
蔡攸邊聽邊點頭,見沒有別的吩咐,便辭了出來。
母親所說固然有理,也是百年來英國公府安身立命的根本,但國公府的圣眷是每況愈下,一代不如一代。照此下去,降等襲爵是難免的,三五代之后,蔡家的爵位沒了也說不定。
因為不站隊,往往也意味著你不夠忠誠,官家自然看你淡淡的。
在朝堂上混,什么都比不過站隊重要,想要往上爬,想要榮寵不衰,就必須站隊,還必須站對。
本來沒什么好選的,就太子一人,結果官家誰的勸諫也不聽,愣是給謝景明封了攝政王,太子監(jiān)國的旨意下發(fā)后,立馬把攝政王召回京。
朝中的局勢頓時變得微妙。
謝景明常年在外征戰(zhàn),很少回京,他對此人的了解也僅是“冷靜自持,驍勇善戰(zhàn)”,外加一個“兇殘”。這些片面的說辭顯然不足判斷一個人,于是他悄悄問了邊防軍的舊友。
那人思索良久,告訴他這么一句話:但凡謝景明想要的,就一定會搶到手。
就是這句話,讓蔡攸猶豫了。
謝景明從未表現出對大位的渴望,但誰也不敢肯定他不想當皇帝,自己總不能傻不愣登去問他:誒,小舅子,皇位你要不啦?
官家是越老越喜歡玩帝王心術這套,誰知道真是龍體不虞,還是躲在后頭看戲!可憐他們一幫朝臣,
再一想田氏油鹽不進的潑辣勁兒,蔡攸愁得頭發(fā)都快薅禿了,本來就堪憂的發(fā)際線更是雪上加霜。
真是人到中年三大愁,悍妻弱子和禿頭,唉!
這時候煩惱的不止蔡攸一個人,顧春和也躲在屋子里發(fā)愁。
因老夫人親口吩咐,下人們干活分外麻利,晌午剛過,衣料就送到了顧春和這里。
那真是頂好頂好的絲綢,托在手里像是一片云,展開來看像是一汪水,清風拂過,上面的蝴蝶仿佛活了,抖動著翅膀,繞著一朵朵盛開的花在飛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