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室分封之所以變成弊政,在于歷代周王將山東之地,除洛陽外全部分封,使得諸侯不斷拓展坐大,最終枝大于干,這才會有后來的禮崩樂壞?!?br/>
所以扶蘇理想中的分封,恰恰是淳于越近來提出的:“海內(nèi)郡縣,海外封建!“
首先,要更易軍功爵,在大庶長之上,取消關(guān)內(nèi)侯、徹侯,改為五等:公侯伯子男。
隨后,九州之外,近十年來新征得的土地:嶺南、閩越、西域、河西、海東、朔方,皆可裂土田而瓜分之!
“為帝者,可獨斷,但不能自私!”
扶蘇不是個自私的人,他認(rèn)為,與其將所有土地攢在朝廷手里,增加中原負(fù)擔(dān),不如將無法控制的邊地分出去。
比方說,封黑夫于嶺南,封李信于河西,封蒙恬于朔方,封王氏于遼東,皆為邊侯,封諸弟于西域、西南夷、海東,皆為公,雖然他弟弟多,但一人一個城,總夠分了吧……
如此,既不會影響中原郡縣的大一統(tǒng),又能妥善安置功臣子弟。軍功勛臣們?yōu)橹T侯的欲望得到滿足,就不必?fù)?dān)心他們窺探寶器了,就算有,也鞭長莫及,更有嬴姓子弟襲擾其后。
而中央王朝封疆既定,那些邊遠(yuǎn)地區(qū)的戰(zhàn)爭,也能平息了,至于邊侯們征蠻夷,編齊民,那是他們自己的事,朝廷不會相助。
“布履星羅,四周于天下,輪運而輻集;合為朝覲會同,離為守臣捍城……豈非君臣相宜之道?”
扶蘇為未來的畫計而興奮,但隨即又搖了搖頭,嘆了口氣。
既然那件事未能成,這一切,也就是想想而已。
唯一能肯定的是,他扶蘇有朝一日,若能為二世皇帝,絕對會將秦始皇的政策改得面目全非,甚至全盤推翻!
等扶蘇回到府邸后,謀主董公卻請他屏蔽左右,面色凝重。
“公子,有昌南侯密信送達(dá)!”
……
董公沒拿到信,因為送信的人堅持,必須見到扶蘇本人,才能將信獻(xiàn)上。
扶蘇只好親自接見了他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