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杪這一番直白的話,讓在坐眾人面面相覷,聲音漸漸小了下去。
去年沈如期被許給周家的事鬧得很大,幾乎在京城世家中傳遍了。
雖有許多世家貴女抱著看笑話看熱鬧的心態(tài),但大多都是看沈家的笑話。
她們心底大都明白,一個好好的女子,若不是走投無路,或是被逼迫,花樣的年華,誰會想不開嫁給一個都快可以當自己祖父的男人?
更何況,沈如期還是沈家的嫡長女,父親在朝中三品官員,這樣的身份,若真是她自己想嫁,她父母也不會允啊。
誰家嫁女兒,嫁給一個年紀這么大的,這才會淪為笑柄。
雖然一開始有風言風語說是沈如期自己看上的,但很快就被沈家逼迫她嫁的傳言給壓下去。
當時晏杪雖不在京城,但除了沈如期,還有京城其他人給她傳遞消息,所以對京城的大多事情了如指掌。
那姓周的戶部侍郎曾是沈如期祖父的同窗好友,當年也算是幫過沈家,同沈家時常有來往,一來二去就盯上了溫婉出眾的沈如期。
這周侍郎的原配夫人剛逝世,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娶沈如期。
沈如期從小喪母,沒了母親等于也沒了爹,這又來了個繼母,下又有繼母的一對親生兒女,根本不得疼愛,比起過去晏杪在定國公府好不到哪去。
她不受家中疼愛重視,又有繼母攛掇,加之這周侍郎和他們家的一些交情,沈父便點頭應下了這門親事。
他們想著沈如期性子好拿捏,這門親事定沒問題。
哪知沈如期不但不愿意嫁,還將此事鬧的人盡皆知。
而且不只是沈如期鬧,周侍郎原配的娘家人也來鬧,將這事直接鬧到了御前去。
沈父和周侍郎被圣上斥責了一頓,雖他們的官職還在,但也被暫時革職了幾個月以做警示。
沈如期暗地有鎮(zhèn)國公府和貴妃娘娘幫忙,加上沈父被圣上警告,沈父哪怕對將事情鬧大的女兒也只是呵斥責罵了一頓,不敢真苛待了,不然沈如期真出了什么事,就不是革職幾個月那般簡單了。
此時,舒王妃看晏杪將話引到她身上,神態(tài)依舊是落落大方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