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漆黑不見底的洞口,姚三銘心中隱隱感到不安,很顯然一切的根源就在這山洞里面。
     這一切和當(dāng)初那位老先生肯定脫不了關(guān)系,但可怕就可怕在此處,像姚三銘這等修為的人,只要實力低于他者,從對方呼吸吐納或者身上氣機(jī)流轉(zhuǎn),就能大概知道對方實力深淺,所以當(dāng)初姚三銘拜訪南山的時候,見到那老先生時本身就很驚奇,所以特意估量了一下老先生的實力。
     在姚三銘眼中,那位老先生最多就是氣度不凡,但身上真沒有任何氣機(jī)流轉(zhuǎn),雖然老先生自己說活了兩個甲子都不止,可活的時間長并不代表修為就高,所以頂多算個隱世奇人,不能稱之為隱世高人。
     可眼前這一切,一個沒有任何修為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得出來?
     不由得,姚三銘就想到了那個從來沒有人達(dá)到過的境界,天人境!
     雖然劍門和尋常武評不同,劍門共有九門,而武評僅有七段,可實際上境界劃分是基本相通的,武評一段二段同樣稱為化俗境,三四段稱為超凡境,后面便是一段一境界,五段與劍道七門相當(dāng),入道境,六段便是出道境,七段則是傳統(tǒng)武評能夠達(dá)到的頂峰,叫做回凡境,越過七門,那可就是傳說中的天人境了。
     天人境,有多強(qiáng)?
     姚三銘想象不出來,他如今實力勉強(qiáng)算作九門二等,實際上離二等還差一線,便能夠心念一動引來天雷滾滾,山河動蕩,想必九門登頂?shù)膶嵙鸵呀?jīng)能夠無懼任何天象了,天人豈不是還要凌駕于天象之上?
     姚三銘看了看頭頂上越來越厚實的七彩氣旋,不知道為何,心中突然多了一絲沉重感。
     而后他撇開心中那些奇怪的想法,縱身一躍跳入洞穴之中,這一次姚三銘前所未有的凝重,以至于第一次用出了最強(qiáng)實力,周身共有二十五把氣劍不斷環(huán)繞,還有一柄較為暗淡的半柄氣劍一直停留在眉心處,這乃是達(dá)到九門之后劍心的實質(zhì)體現(xiàn),將學(xué)劍以來每一次的提升都重新摹刻,若是姚三銘再放出劍域,那么只要這些氣劍不被磨滅,他先天就處在不敗之地。
     洞穴深處并不是完全黑暗的,而是被氣柱映得能看清周圍石壁,姚三銘御氣飛速下落,大概一直下墜了好幾百丈,按高度已經(jīng)深入到了山腳的位置,可洞穴依舊還在往下延伸,隱隱還能看到下方有特別強(qiáng)烈的白光。
     感受到底下濃郁的靈氣,姚三銘逐漸放緩速度,而到了這個深度之后,周圍的石壁之上出現(xiàn)了無數(shù)怪異的符號,歪歪扭扭如同小蛇爬行,全都閃爍著暗紅色的光芒,可怕的是,那從上方被引下來的氣柱,到了這里之后便被撕裂成無數(shù)股小支流,然后從這些詭異符號中滲入進(jìn)去,已經(jīng)吸收了靈氣的符號顯得要明亮許多,而下方的符號則顯得暗淡,顯然吸收的靈氣還不夠。
     “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地方,看這符號,似乎是些很古老的東西,難不成是什么大陣?”
     姚三銘自言自語了幾句,臉色也變得更加凝重了。
     “若要所有符號都亮起來,恐怕天底下所有靈氣都聚集在此才能夠做到,真不知道建造這里的人究竟想要做什么?!?br/>
     就在這時,姚三銘突然察覺到了一股強(qiáng)大的劍意從腳下竄起,他連忙將心神從那些符號上移開,而后整個人朝著旁邊迅速騰挪出去,也便在這片刻功夫,一柄帶著寒光的長劍從他剛剛懸停的位置一穿而過。
     那長劍一擊未中,在空中打了個折返,從上往下再次朝著姚三銘斬去,姚三銘冷哼一聲,這等攻擊于現(xiàn)在的他而言完全不放在眼中,眼見那長劍越來越近,他直接伸出一只手將那長劍一把抓在手中,劍在他手中瘋狂嗡鳴,只是完全掙脫不開。
     姚三銘直接將劍上劍意磨滅,而后將長劍抓在手中,看向腳底下那一個巨大的明亮光環(huán),既然已經(jīng)知道他來了,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畏手畏腳,他手上一抖,劍嗚咽一聲飛射而出,竟是在洞穴中留下一條殘影,直接撞向下方的光環(huán)之中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