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兩年多,征兵一直頭等大事。沒有新兵,就沒有辦法補充部隊,沒有新兵,就算從國外買來再多的槍炮都只是擺設。
盧溝橋事變后,蔣委員長預計到戰(zhàn)爭將很快全面爆發(fā),遂下令分兩批編練十個預備役師。
國府最高國防會議也迅速制定了及由軍委會第六部具體制定,要求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陜西、河南、江蘇和浙江等八個省,每個省都完成立10至20個保安團,要求將所屬各縣所有壯丁都編入壯丁隊。
各省按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命令迅速成立了兵役管區(qū)司令部,負責招募兵員并加以訓練,最后按需要補充前線。
問題是前線傷亡狀況遠遠超出了國府戰(zhàn)前的估計,除了大量征集志愿兵,軍委會在第一時間就征調(diào)了的19338名保安團兵員和10750名后方部隊老兵迅速補充入部隊,可只勉強將淞滬前線中央軍各部恢復到編制的一半。由于種種原因,第二批次72662名保安隊兵員還在征調(diào)過程中南京就失守了。
理論上來說,像趙誠那樣被臨時招募的壯丁是不合法的。但是事急從權,當時下命令抓丁又有最高統(tǒng)帥的批復,屬于國家行為?雖然程序有瑕疵,馬馬虎虎也說的過去。
去年為提高兵員募集效率,最高軍事委員會又頒布了,要求各兵管區(qū)征募并舉,只有在未設兵役管區(qū)的地方才準許各部隊募集志愿兵作為補充兵。
這就是說,無論是東川還是陜州那頭,除了原先的那幾十個老弟兄,趙誠的人馬都是沒有兵籍的,就像后世的超生游擊隊員,大家都是黑戶。
黑戶的壞處就是沒有番號、沒有駐地、沒有軍餉、沒有彈藥物資補給,如果上頭愿意,隨時都可以正大光明的搞兼并,和那些落草為寇的山大王沒什么區(qū)別。黑戶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,沒有作戰(zhàn)任務、喜歡哪里哪就可以駐扎在哪,想打就打,不想打就走!
前一段陣子戴老板來東川,他第一時間就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問題,不過沒點破罷了。番號可是緊俏貨,從地方實力派到延安那頭都在想方設法弄編制,團以上戰(zhàn)斗部隊番號都得委員長要親自點頭,就算戴老板想幫忙,那也是有心無力。
趙誠對弄番號的事情根本沒什么興趣,又不是考公務員、混鐵飯碗,就算弄到番號弟兄們還能過的比現(xiàn)在好嗎?國家財政離崩潰越來越近,老蔣發(fā)的那點軍餉頂多夠部隊吃半個月。什么旅長、司令的,老子有幾千弟兄、幾萬條槍,有糧有錢有工廠,番號有個逑用。等過幾年老蔣去當了島主,這番號就是弟兄們一輩子的麻煩。
但是周易要弄番號的想法得到不少弟兄支持,不為其他的,沒番號就沒有證件,出門到哪里都很麻煩,實在不行弄一個乙種團的編制也行。弄就弄,最后還是趙誠做的妥協(xié),他沒辦法跟弟兄們解釋十年以后的事情,走一步算一步吧。
經(jīng)過幾個月的訓練,東川這頭的兵總算有了些兵的樣子。按照趙誠的安排買壯丁的事情還在繼續(xù),不過那些后來的人都安排在滇黔邊境。
在貴州剿匪時有幾個大的寨子沒燒,簡單修整一下就是不錯的兵營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有四個營的規(guī)模了。趙誠和周易思慮再三,讓幾個訓練營對外還沿用了山寨原先的旗號,不為其他的,萬一出了意外弟兄們也好有個退路?,F(xiàn)在全湘西都知道盤縣出了個巨匪“威震天”,傳說他手下三千人槍,一統(tǒng)周邊二十七家山寨,他們橫行川滇黔邊境一代,端的厲害。不過,這“威震天”是誰、長什么模樣、甚至是男是女,誰都不知道!
日子過的忙碌而又平淡,這天周易正在操場上監(jiān)督弟兄們練習拼刺刀,盤縣基地那頭派人送了急信過來。山里的訓練營和幾家關系不錯的山寨都收到了招安信,有六戰(zhàn)區(qū)商震代理司令官的代表,還有九戰(zhàn)區(qū)薛岳司令的人,還有湘鄂贛邊區(qū)游擊隊總指揮部的。
要么沒人管,要么來一堆,到底投哪家,這是個大問題。
周易思來想去,招安這種事果然是個大麻煩,難怪水滸里那么多梁山都搞不定這種事。
有一點是確定的,不管是六戰(zhàn)區(qū)還是九戰(zhàn)區(qū),都不是一幫山寨武裝能得罪的。投錯了人,隊伍會被人家兼并;投對了人,隊伍依舊是被人兼并的下場。大家都在中央軍里混過,在部隊兵員補充出現(xiàn)問題的時候,兼并游雜部隊就是補充兵力最便捷的途徑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