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郎君您覺得,裴侍中是什么樣的人?”
郎君眉眼溫潤且雅致,舉止輕柔地摩挲著指尖的荷包,如同在摩挲自己最心愛之物。
“可稱國士,卻非是本朝的國士,而是前朝末帝的國士。譬如那為主公復(fù)仇的豫讓,漆身為癩,吞炭為啞,行乞于市,死前仍厲聲道:君以國士待我,我必國士報之?!?br/>
豫讓毀身潛伏,一心只為主公報仇之事,謝覺是知曉的,他思量著,忽而覺得哪里不太對。
“您說的,怎么跟您問的又不一樣!”
謝瑜搭著眼簾,長睫覆眼,像是沒了與他分說此事的興致。
心知肚明自己又被擺了一道,謝覺敢怒不敢言,刻意重重嘆了口氣,撇著嘴角出去了。
書房內(nèi)便只留下了若有所思的郎君一人。
裴藺是何種人?
謝瑜其實不甚在意。
方才說的那些,不過是借著前人舊話,與謝覺隨口戲言而已。
何為善,何為惡?
天下間多的是在一人眼中為善,另一人眼中至惡的行事。
雕花窗牗曳斜進的光線灼灼,越過書畫屏風(fēng),被分割出明暗的界限,為那張清俊雅致的面容同時蒙上了朦朧模糊的陰影與明朗。
便是今日他不往,裴藺也定會答允這樁合作。
原因也簡單,天下熙熙攘攘,皆為利往,皆為利趨,可因利而合,亦可因利而分。
利之一字,非止于紫袍綬帶,玉堂金馬,錦繡珠玉。為昔日所忠君王,亦或是知己報得大仇,未必不是裴藺所向往之利。
如此,他們便有了合作的契機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