縱觀張伯倫的一生,2004年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的全明星賽,是他整個職業(yè)生涯的重要轉折點。
得益于馬刺戰(zhàn)績的堅挺,和小球戰(zhàn)術的犀利攻擊,做上主力替補的張伯倫,他的上場時間也一直比較穩(wěn)定。[]
因為這幾年的nba中鋒斷層嚴重,比較牛x的都是老妖怪,剩下的就是如“大白熊”這種肌**子,或是“小霸王”這種進攻達人。
好吧!這些還都是各自球隊的主力,替補們的素質就可想而知了。在替補中算得上長的上場時間,讓張伯倫的數(shù)據(jù)華麗的腫了。
張伯倫:場均時間10.6分鐘,場均得分5.4分,場均籃板5.1,場均助攻1.9,這是一個及其全面,極具效率的數(shù)據(jù)。
制造新聞是媒體們的重要謀生手段,他們只需要挑起爭論,挑起話題,他們忽略了張伯倫悲催的身體。
張伯倫被媒體頻頻的拿來,與2003年的選秀榜眼——達科-米里切奇相比,就因為他們兩個都很全面。
媒體們是這樣說的:“活塞是支強大的隊伍,不用去看他們的人員名單,也不用去討論他們戰(zhàn)績,從他們用榜眼簽選來了一個飲水機管理員,就讓我們很容易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。
達科-米里切奇是為很優(yōu)秀的球員,雖然他幾乎沒有上過場。但我們可以用一個與他風格相似的球員去試著解讀他。那就是馬刺馬刺用底薪簽下的03界落選球員張伯倫。
張伯倫近期的數(shù)據(jù)是場均上場10.6分鐘,得到5.4分、5.1個籃板、1.9個助攻。
我這里有一份選秀報告書,其中對張伯倫的評價是——弱化了n次方的達科-米里切奇,n是多少我們暫且不能估量,但絕對不會是2這個無聊的數(shù)字,因為這沒有意義。
那么我們就用最小的3來計算:
10.6=73.35(得分)
10.6=69.28(籃板)
10.6=25.81(助攻)
達科-米里切奇在上場48分鐘的情況下,他會用73.35的得分,69.28的籃板,25.81的助攻”.....
這其實是一個諷刺達科-米里切奇的笑話,但有人信了,我們的國人,本著自家的孩子自家親的原則,這份報道被國內轉載了。
在與姚明的季前賽德比上,國人認識了張伯倫。還有首遇湖人時,張伯倫更是讓國人看到了希望。而這篇報道,則從根本上消除了國人對張伯倫選秀落選的怨念。在這個時候的國人心目中,如果不是nba的所有球隊經(jīng)理集體感染了眼疾,張伯倫至少是個榜眼,詹姆斯什么的也不是沒有超過的可能.....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