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沙,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,戊戌變法的陳寶箴、譚嗣同,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。之后自立軍起義、華興會、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(yè)、瀏萍醴起義、搶米風潮,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。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,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到了民國時期,曾就讀于時務學堂的蔡鍔發(fā)動了護國運動。到了1927年,**發(fā)動秋收起義,并試圖攻打長沙;失敗后他轉向了“農村包圍城市”的偉大戰(zhàn)略方針。
長沙雖然不是什么天險要地,但卻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,原因主要是因為戊戌變法時期譚嗣同等人在長沙興辦了事務學堂,致使長沙的教育事業(yè)得到較好的發(fā)展。蔡鍔就曾在事務學堂就讀,**、何叔衡、任弼時、蔡和森、向警予等一批**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。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,同時也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。此外還有就是長沙乃是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,且湘江流經長沙并連通長江,運輸也極為方便。張之洞在前獲得的那幾千桿長槍,就是從長江運送過來的。
張之洞此時有7000人馬,其中兩千是經過西洋式訓練的精兵,這是他的老底了,另外五千則是不久前找來的散兵游勇。這些散兵游勇很容易找到,這這種戰(zhàn)亂的年代,到處都是一些逃兵或跟丟隊伍的人,這些人只要還留著辮子,也不管有沒有戰(zhàn)斗力,張之洞都命人一并招來,只要是懂得開槍就行。
湖北的事情令張之洞措手不及,他本以為武漢能憑借復雜的地形阻擋住從長江上來的運輸船或炮艦,但譚嗣同控制了湖北并向秦軍投降,那敵船便可沿江直抵長沙,南昌的敵軍已經全部到了武漢,他趕緊把瀏陽的守軍轉移到湘江邊上的銅官鎮(zhèn)。
負責進攻長沙的是李牛的兩個旅,加上后勤等部共計一萬五千人,在抵達武漢后征收了大小船只800余艘,在三艘800噸的內河炮艇的護送下從長江駛進湘江。這些小炮艇采用兩門單裝的105毫米54倍徑炮和8門77毫米野戰(zhàn)炮改裝而成的側舷炮,火力雖然不是很強,但在河中絕對夠用。
銅官鎮(zhèn)乃是千年古鎮(zhèn),從唐朝開始直至今天一直在燒制陶瓷,所以銅官鎮(zhèn)的商業(yè)是比較興旺的。官兵一到鎮(zhèn)上,說這里會打仗,所有的百姓都收拾了值錢的東西走了。
駐守銅官鎮(zhèn)的2500人中有500人是張之洞的精英部隊,另外的2000人則是不久前招的散兵游勇。既然是精英部隊,那自然是不乏精英了,作為營長的賀山知道雙方的差距,分析之前的信息他知道秦軍的戰(zhàn)術通常都是先用火炮轟擊,然后再讓步兵進攻,他有一門克虜伯七五行營炮和六門四七行營炮總共七門火炮,這點裝備對上秦軍絕對是不夠看的,所以他將火炮布置在江邊的石子嶺,好在發(fā)現地方船隊時能擊沉一些船只,然后讓所有人在鎮(zhèn)子里是樹林埋伏起來。
沒幾天,便聽見了石子嶺響起了炮聲。
突如其來的炮擊讓江上的船隊下了一大跳,卻是石子嶺的炮兵隱藏的好,等船隊前面的兩艘炮艇過去后才開火。
不過隱藏得再好,數百米的距離,一開炮就暴露了。兩艘炮艇上的火炮立即對石子嶺進行火力覆蓋,運輸船上的陸軍也是臨危不懼,紛飛在自己長官的命令下架起迫擊炮向石子嶺進行轟擊。六零迫擊炮最大裝藥(迫擊炮可以根據目標的距離來加裝塑性發(fā)射藥)的射程能有一千米,足以在江上攻擊到離岸三百米的石子嶺。在四門105毫米、八門77毫米和多門迫擊炮的轟擊下,沒兩分鐘,石子嶺上的彈藥被引爆,幾十個清兵一個個都見鬼去了。
一艘較大的運輸船上,羅熊道:“清兵在此布置了火炮,想必岸上應該還有不少的敵人?!?br/>
“嗯,那就再這里上岸吧!估計離長沙府也不遠了。剛才遭襲可有人員傷亡?”李牛道。
“一艘船上的幾個士兵被彈片所傷,但無性命之憂?!?br/>
“那就好。給前面的兩艘炮艦打旗號吧,咱們就在這登陸。”
運輸船一艘艘的靠岸,先是士兵登陸,然后才到物資,三艘炮艦時刻瞄準這岸上,以防敵軍突襲。
船隊靠岸時,賀山便知道敵人要在此登陸,有人建議現在沖過去給正在登陸的秦軍來一次突襲,但被賀山否決了,敵人的三艘炮艦停在江山,沖出去完全是送死,而且那些新招的散兵游勇,他可不認為這些人會有什么戰(zhàn)斗力,沖出去搞突襲是不切實際的,還不如蹲伏打伏擊讓對方措手不及。
不過現在才是早上八點不到,八百多條船只的士兵物資要完成登陸估計要持續(xù)到下午才行,完成登陸后還要休整一番才能出發(fā),估計最少要到三點鐘才能遭遇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