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吳貴妃的生母本就是苗族后人,她對于自己的身世,一向都是很清楚的?!?br/>
顧氏又跪坐在地上,腰桿子也沒挺直,她沒有抬眼看柳煥顏,也沒去看傅孤寒,就那樣自顧自的說著,講著,把幾十年前,早就已經(jīng)塵封的往事,一點點的揭開,擺在臺面上,拿出來給人看。
“舅舅入宮,也是她一手操持,吳貴妃她……她心甘情愿的。”
她深吸了口氣,低笑的那一聲,更像是嘲弄:“天子寵愛,你們真的以為,吳貴妃把那些,看得很重嗎?舅舅曾經(jīng)跟我母親說過,如果不是文宗,吳貴妃本來可以有更好的人生。名門貴女,嫁高門為當家主母,父母把她捧在手心上,兄長愛護有加,她的夫君,也該眼里只看得到她一個而已。她從小跟文宗走得那樣近,對文宗或許有情,可吳氏本身,就不是良善之輩。”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顧氏還應該稱吳貴妃一聲舅母。
那也算是長輩了。
長輩的是非,即便是顧氏這樣的人,都曉得不好隨便說的。
是以她點到即止。
柳煥顏和傅孤寒對視一眼,卻都明白過來。
在吳貴妃的心里,對文宗皇帝的那一丁點兒愛意,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。
文宗是昭宗嫡子,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,永昌伯爵府日漸式微是不假,可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家族就那樣一敗到底,再過個兩三代,連名號恐怕都不會被人記得。
吳貴妃是從什么時候生出那樣的心思,細思之下令人心生恐懼。
她多大點兒的人啊,永昌伯和伯爵夫人是真心疼她,總不可能教著她去親近文宗,以圖來日。
那就只能是她自己。
總之從一開始,跟文宗的親近,長成了青梅竹馬,做了文宗心尖尖上的人,就全都是吳貴妃縝密布局,算計來的。
后來文宗為她抗旨不肯娶康獻皇后,為她得罪弘農(nóng)楊氏,連名聲都不顧了,那些都沒能感動吳貴妃。
在她的心里,只有怨恨。
多么矛盾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